《熊貓曆險記》劇情簡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處白馬藏族人民才熟悉的美麗森林。這裏竹影婆娑,風光秀美,最值得稱道的是此地生活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物種——大熊貓。頑皮的熊貓寶寶平平對大森林和外麵的世界充滿好奇,它不顧媽媽的勸告,執意要走遍森林的每一個角落。這一日,善良的祖孫倆白馬藏醫老爺爺(高群 飾)和孫子小風(喻小風 飾)上山采草藥,小風意外結識了偷偷溜出去玩的平平。未過多久,平平不慎落入獵人設下的陷阱,危急時刻得到了小風的救助。
到手的獵物跑掉,令獵人獨角(吳笑平 飾)大為光火,他想方設法要抓到熊貓母子,而勇敢善良的小風將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可愛的熊貓朋友……
《熊貓曆險記》相關視頻
-
1.0
歌劇魅影
2005
劇情
簡介:巴黎歌劇院合唱團的新人克莉斯汀(艾米.羅蘇姆EmmyRossum飾)最近進步神速,全因劇院內的一間古老房間內每晚都會傳出一把優美的男聲向她傳授歌唱技巧。這個良師益友其實是一個人稱“劇院魅影”(傑拉德.巴特勒GerardButler飾)的人,此人因樣貌醜陋,自小便被父母拋棄,戴著麵具隱居在劇院的地下室。“劇院魅影”內心其實深愛著克莉斯汀。\r 一次偶然的機會,克莉斯汀有幸擔當一部歌劇的主角。憑借從“劇院魅影”那裏學得的豐富的歌唱技巧,克莉斯汀一炮而紅,並被年輕英俊的劇院讚助人拉烏爾(帕特裏克.威爾遜PatrickWilson飾)看上了。兩個年輕人很快墮入了愛河。“劇院魅影”傷透了心,認為是拉烏爾搶走了克莉斯汀,準備上演一出愛情複仇的大戲……
-
7.0
紅犬曆險記
2011
劇情
簡介:講述了名叫Koko的小狗穿越澳大利亞尋找曾經的主人的真實感人故事。影片中的紅犬,由一隻兩歲大的叫做Koko卡爾比犬扮演。這種犬據稱是柯利犬的後代,目前在澳大利亞的分布極其廣泛。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一個鐵礦上,有一隻腳Red的紅犬。在美國青年約翰(喬什·盧卡斯JoshLucas飾)一次救了它之後,就把約翰做了自己的主人。約翰愛上了礦上的秘書(瑞切爾·泰勒RachaelTaylor飾)。但在訂婚之後的第二天的早上,約翰在上班的路上撞死了一隻袋鼠,導致摩托車翻車自己當場喪命。從後,Red走遍了澳大利亞,甚至搭乘輪渡東至日本,去尋找自己的主人。遍尋無果之後,它回到了鐵礦上。最終Red因誤食了毒藥,在臨死前,它跑到了自己主人的墳墓前,和主人死在了一起。
-
2.0
風吹麥浪
2006
劇情
簡介:20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和愛爾蘭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最終爆發愛爾蘭獨立戰爭。原本擁有光明前途的醫科大學生達米安(CillianMurphy飾)得知戰爭爆發,毅然投筆從戎。他回到家鄉,與弟弟泰迪(PadraicDelaney飾)、好友丹(LiamCunningham飾)一起加入了愛爾蘭共和軍。這群青年憑借滿腔熱血以及出色的戰術,一次次挫敗受雇於英國政府的“黑與棕”民兵部隊。他們的反抗迫使英軍同意簽訂條約,然而,這也成為昔日戰友分道揚鑣的岔路口……
-
3.0
東方中國夢
2013
劇情
簡介:影片根據華大基因研究院真實事跡而創作,講述了王建國、楊明遠、趙普3位博士在國外留學期間參與了由全球基因列強組織的“人類基因組”測序,此成果獲得巨大成功,震驚世界!他們懷揣著複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回國創業,成立了博大基因研究中心,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在SARS病毒的測序戰中惜敗給加拿大科學家,趙普選擇離開,遠赴西藏支教……
-
4.0
怒海孤舟
1944
劇情
簡介:二戰中,某客運船在在北大西洋海域與德國潛水艇激戰後沉沒,船上旅客5男3女蹬救生艇逃命。這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康妮·波特(塔盧拉赫·班克黑德 Tallulah Bankhead 飾),輪機工約翰·科瓦奇(約翰·霍迪克 John Hodiak 飾),發報員斯坦利·加勒特(休姆·克羅寧 Hume Cronyn 飾),受了腿傷的格斯·史密斯(威廉·班迪克斯 William Bendix 飾),富豪查爾斯·裏滕豪斯(亨利·赫爾 Henry Hull 飾),船上黑人服務員喬(加拿大·李 Canada Lee 飾),護士艾麗絲(瑪麗·安德森 Mary Anderson 飾)和因嬰兒死去而精神錯亂的海莉太太(希瑟·安吉爾 Heather Angel 飾)。眾人還救上來一位德國潛艇上的納粹威利(沃爾特·斯萊紮克 Walter Slezak 飾),由此引發了無數尖銳問題。
...
-
10.0
薑戈
1966
劇情
簡介:荒涼的曠野,一群暴虐的劫匪正在鞭撻一位美麗的姑娘瑪麗亞(蘿蕾丹娜·卡波萊特 Loredana Cappelletti飾)。幸得迪亞戈(弗蘭科·尼羅 Franco Nero飾)的解救。他神秘而冷峻,拖著一副棺材漫步在泥濘的荒野上。迪亞戈帶著瑪麗亞來到荒涼的小鎮,人們對他的到來充滿好奇,更對這副棺材裏隱藏的秘密而惶惶不安。
本片作為意大利西部片的經典暴力之作,曾在世界多國遭到禁映。2012年,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拍攝的《被解放的薑戈》,向此片致敬。
評論